上周国内钼市场行情稳步前进,钼初级产品价格明显上扬,钼化工制品等下游产品行情也随之小幅上扬或更加稳定;国际钼市场行情相对平静,由于在新高价格成交比较困难,国际钼市场行情没能取得新的突破。
从国内的原料市场来看,上周期间葫芦岛、栾川等钼矿主产区的44%(mo)品位以下的含税钼精矿的主流成交价格轻松突破4000元/吨度大关,在此价位以及稍高一些的水平实现了批量的成交,包括其他产区的钼精矿,无论是含税的、不含税的还是低品位的原料,价格上涨得都非常快,40%品位以上的含税产品很快探触4050元/吨度(不含税 3650元/吨度)的高点。尤其近期国内各地的原料供应情况稍显紧张,而市场的采购需求却十分旺盛,这也刺激了上周末以来的原料市场无论是报价还是成交都拉开了继续上扬的阵势,给下游市场也带来了一定的支撑。
那么从另一特别具有市场带动力的钼铁市场行情来看,上周自由市场的钼铁内销价格已稳步提升至 272000元/吨以上。而且根据本站的粗略统计,上周(自5月16日以来的一周)国内钢厂招标钼铁的量达到1500多吨,价格也都提高到了270000 元/吨以上。这批货物一般在5月底或6月中上旬交单,这无疑又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支撑。至少从本周来看,市场维持基本的稳定是没有问题的,受生产成本上扬的推动,不排除本周钼铁、氧化钼等初加工产品的价格继续小幅上扬的可能。
从国际因素的支撑面来看,这方面的力量与以前相比要相对减弱。一方面是欧美、亚太市场在实现大批的氧化钼和钼铁成交后,市场很快归于平静,虽然日前传出欧洲65-70%钼铁价格接近80美元/公斤钼,但是在高价位上的成交却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是我国钼产品外销的大门也没能进一步打开,60%钼铁对外报价虽然保持在77美元/公斤钼以上,但是要实现成交只能在76.5-77美元/公斤甚至更低的价位。上周氧化钼的价格也仅稳定在32.5-33美元/磅钼之间,成交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本周外销带动内销的可能性被减小,支撑面与上周相比减弱,这也警示国内市场的参与者应注意后市风险,尤其原料市场的供应商可在适当价位减仓先拿到一部分利润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