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钼制品市场半年评 -网上比较正规的买球软件

您好! 购物车
语言选择:
  • visa
  • discover
  • amex
  • mastercar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00 am-18:00 pm
免费咨询热线:400-686-9523
product
在线客服
钼业资讯

2010年钼制品市场半年评

时间:2010-07-06点击:2

                                                                     引言
    在期望和等待之中我们悄然的推开了2010年钼市场的门扉,制品市场行情也在业内人士的
热情关注之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运行周期。如今回顾2010年上半年钼制品市场的运行状况,总
有几多欢喜几多忧愁,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仍然是市场前期的持续稳步爬升以及后期的缓步下调
走势。


    一、2010年上半年制品内销市场走势回顾
 
    1.1 2010年上半年四钼酸铵市场走势回顾

 

 

 

 

 

 

 

 

 

                   图例一:2010年上半年四钼酸铵一级品价格走势
    2010年上半年国内四钼酸铵市场总体呈现“几”字型走势:一季度表现为持续小幅上扬后
高位平稳,二季度表现为稳定之后缓慢下移。虽然二季度的市场低迷态势加剧,价格不断回
落,但是最终没能跌落到年初的水平之上。因此,总体来看,整个上半年的市场行情还是较09
年末期有所抬升。
 
    从上面的图列可以看出,2010年上半年国内四钼酸铵市场的最高点出现在2月末期,而在
此之后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其价格也始终保持在这一高点,即14.5-15万元/吨。早在去
年12月末的时候,国内四钼酸铵市场就因成本提升,市场需求放量的原因而表现出小幅上提的
迹象。而进入2010年,国内钢厂招标的批量进场在带动钼精矿市场价格高走的同时也使四钼酸
铵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继续提高,而且由于市场需求活跃度提升,四钼酸铵的市场价格在短期
之内迅速上扬,并在1月下旬达到14-14.2万元/吨度的价位。然而,中旬过后,上游钼精矿市
场虽然开始降价,但是由于四钼酸铵企业的原料多为前期储备的低价料,生产成本并没有因此
而下降,因此价格方面依然维持稳定。
 
    春节过后,同样是因为成本提升较快,市场成交好转的缘故,国内四钼酸铵市场在节后也
迎来了“开门红”行情,市场价格大幅反弹,并创下了上半年以来的最高点14.5-15万元/吨。
但是在随成本提高之后,由于市场需求状况恢复缓慢,所以其市场的成交总量难以放量,生产
企业大多只是履行节前的订单合同而已,并没有再次批量接单,因此市场成交方面也缺乏一定
的支撑。后期,尽管原料市场因内外围利好和利空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断波动,但是四钼酸铵市
场却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都维持平稳,价格也始终停留在14.5-15万元/吨上下。
 
    进入二季度后期,国内外钼原料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将四钼酸铵市场行情拖入下降的轨道
中。在成本和需求双双回落的前提下,四钼酸铵的市场价格开始从前期的14.5-15万元/吨的高
点逐渐下调,而且原料市场的跌跌不休也加速了四钼酸铵市场价格的下滑。到6月末,其价格
跌至13.2-13.5万元/吨。

 

 

 

 

 

 

 

 

 

                  图例二:2010年上半年拉细丝钼条价格走势
    虽然从市场整体的运行轨迹来看,2010年上半年拉细丝钼条市场的价格走势与原料四钼酸
铵基本一致,都是经历了前期的大幅攀升、中期的持续走稳以及后期的缓步下滑过程。但是相
对于原料市场来说,其市场前后两个阶段的调整似乎都要比原料四钼酸铵市场缓慢一些。在前
期的上涨阶段拉细丝钼条的市场价格由28.6-29.2万元/吨提高到31.5-32.5万元/吨度,整体涨
幅为13.63%,较原料四钼酸铵市场低1.75个百分点。在二季度末期的市场回调过程中,拉细丝
钼条的市场价格再次从31.5-32.5万元/吨的高点跌落到29.5-30.5万元/吨,累计跌幅为
7.93%,比四钼酸铵原料市场减少了2.41个百分点。
 
    今年初,在原料价格提升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增加两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拉细丝钼条市场
延续09年末期的涨势继续向上突破,价格从年初的28.6-29.2万元/吨一路上涨到31-32万元/
吨。1月中下旬,由于原料市场涨势放缓,钼条市场来自于成本方面的推动因素减弱,其市场
前期火爆上涨的局面也再次被打破,采购企业因对后期市场走势担忧减少采购需求量,导致市场
整体的成交活跃度明显下滑,价格上涨遭遇阻力,因此在31-32万元/吨的水平上维持稳定。
 
    春节假期之后,伴随着原料价格的再次反弹以及节后企业生产的逐渐恢复,拉细丝钼条市
场行情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由于国内许多生产企业都在节前储备了批量的低价原料,因
此在此轮的市场上行过程中,其整体的交易总量并没有明显放大,仅是价格小幅度抬升,从
31-32万元/吨上涨到了31.5-32.5万元/吨,即达到上半年的最高点。在此之后,尽管市场需求
状况小幅波动,但是由于原料价格始终维持稳定,拉细丝钼条市场行情也一直没有出现太大的
起伏。

    进入5月中下旬,国内外钼原料市场走势大幅回落带动四钼酸铵市场价格下移,也使制品
市场再次陷入低迷,不仅市场需求状况严重缩水,而且成交也越发的清淡,因此其价格从
31.5-32.5万元/吨的高点开始承压下滑,并在6月份跌至29.5-30.5万元/吨。尽管如此,2010
年上半年拉细丝钼条市场较09年末期的市场价格还是略有提升,上涨幅度为4.89%。
 
    1.3 2010年上半年制品外销市场走势回顾

 

 

 

 

 

 

 

 

 

            图例三:2001-2010年制品产品占总出口量比例(单位:%)
    如上面图例三所示,2001-2010年制品产品占钼产品总出口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在
2008年这一出口比例达到了近30%的最高水平,而且2009-2010年期间其出口比例也很好的保持
在24%以上。由此可见,我国钼制品市场的出口份额不断扩大,钼产品出口也渐渐的由初级原
料产品向钼制品产品过渡,政府所大力提倡的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限制初级原料产品的出
口政策方针初见成效。

 

 

 

 

 

 

 

 

 

                     图例四:2010年1-5月钼制品出口结构(单位:吨)
    下面具体从钼制品市场的出口情况来看,2010年1-5月我国钼制品市场的出口仍然是以锻
轧钼产品为主,其出口总量为1135.46吨,占制品出口量的比例为5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近
几年以来我国政府在不断的对各项钼出口产品关税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锻轧钼产品始终享有5%
的出口退税,并且不受配额的限制,其出口优势一直表现凸出,因此在2010年上半年我国出口
企业继续将出口重点落实在锻轧钼产品的出口市场中。
 
    除了锻轧钼产品之外,钼粉、其他钼制品和钼丝产品的出口也分别在制品出口市场中占据
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钼粉产品在2010年上半年其出口比例占到了19.57%,出口总量为407.95
吨,而其他钼制品产品和钼丝产品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5.55%和10.39%,出口总量分别为324.06
吨和216.58吨。2010年上半年钼粉产品的出口量之所以能够再次位居第二,其主要原因还是在
于09年年初和下半年我国政府分别两次对钼粉的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并最终将其关税从15%调
整到了5%,以至于其出口优势渐渐凸显。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面对近10%左右的成本减少,出
口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将配额过多的利用到钼粉出口市场中,导致2010年1-5月钼粉出口总量
明显激增,同比增涨达到413.2%。


    二、2010年上半年钼制品市场行情分析
 
    2.1 成本因素
    从上面的行情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整个上半年钼制品市场价格基本都是随着
原料市场而动,价格调整的时间点与四钼酸铵市场相差不大,因此可以说上半年原料价格的调
整对制品市场的方向起到了先决作用。
 
    对于制品市场来说,上半年期间出现的数论上涨行情都是建立在原料价格率先反弹的基础
之上的。年初之后,国内钢厂招标批量进场以及国际钼价反弹带动国内钼原料市场走上了上坡
路,钼化工和钼制品市场的气氛也被活跃了起来。由于采购成本快速增长,制品生产企业为了
抵消利润缩水的压力,将产品报价纷纷抬高,拉动了市场行情的整体上移。
 
    如果说前期的市场上涨还有其他利好因素拉动的话,那么2月中下旬期间的市场上涨则完
全是出于成本单方面的拉动。春节过后,虽然制品市场的需求状况还比较缓慢,但是由于国内
外钼原料市场涨势如虹,价格反弹的现象不断,而且钼化工市场也被拉伸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节后制品市场的成本也被推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在成本单方面的推动下市场反弹实
属必然。
 
    五月中下旬,原料市场行情一直是处于下滑的状态之中,制品市场的生产成本受到了很大
的抑制,这也就导致很多企业的销售价格难以维持,并屡屡做出了下调报价的举动。
 
    2.2 供需因素
 
    除了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之外,市场供需关系也对制品市场的走势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
用。2010年上半年期间制品市场经历了涨降的调整周期,但是相比09年同期而言,其市场整体
的需求状况却已经明显改善,金融危机对于制品市场的影响略有缓解,这一点在一季度的市场
    进入后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也使得企业操作的积极
性有所降低。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很多企业都表示因无法对市场后市做出准确的判断,而
对操作比较犹豫,不敢大批量的买料生产,造成市场需求减慢。此外,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持
续疲软也导致企业的签单情况受到影响,由于长时间接不到批量的订单合同,企业前期堆积的
成品库存难以正常释放,因此也就不再考虑买料的问题,导致市场需求更加的疲弱。正是因为
如此,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保证销售利润,国内多数制品企业采取了背靠背的操作方式,即先
签订单后买料,从而减少了市场库存。因此总的来看,在市场下降的过程中,市场的供需状况
相对平衡,并没有出现过大的市场剩余量。
 
    三、2010年下半年钼制品市场行情预测
 
    3.1经济因素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受投资大幅回落、商品房销售大幅萎缩、汽车销售放缓等需求因素
和治理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等供给因素的共同影响,二季度gdp增速结束自去年二
季度开始的持续4个季度的持续回升势头,转而出现下行走势。并且有关部门预计,下半年经
济继续下行的可能性比较大,预计三季度gdp增速9.1%,四季度为8.4%,经济走势“前高后
低”、倒“v”型特征得到凸显。由于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不容乐观,经济增涨增速放缓,因
此预计国内外钼市场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
 
    3.2成本因素
 
    远观08年下半年钼制品市场的走势如何,对原料成本的考虑首当其冲。首先,按以往惯例
来看,下半年是国内外钢厂企业停产检修的集中时期,钢厂招标对于国内钼市场的拉动因素再
次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原料市场的上涨就显得比较乏力,因此制品市场也难以从中获得支撑。
 
    其次,上半年二季度由于钼市场行情波动下滑,国内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压。除
了大型矿山企业还在维持正常的生产之外,中小型矿山企业都陆续加入了停产减产的行列,造
成钼原料市场供应总量较市场上涨阶段有所下降。目前钼原料市场整体依然处于弱势盘整状态
之中,因此这种供应减少的局面还将持续到三季度,下半年的市场供应量将继续徘徊在低位。
正是因为如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原料市场价格将以2000元/吨度作为重要的标界线
上下窄幅震荡调整,制品市场在下半年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3.3供求因素
 
    由于2010年二季度制品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下滑走势,加上下游终端市场的运行一直不温不
火,多数制品企业都采取了以销定产的操作策略维持生产,所以交单之后的库存剩余量并不
大。从供应方面来看,上半年制品市场的剩余库存不会对下半年的市场供应形成太大的压力。
而由于下半年的钼市场走势可能小幅波动,企业在生产方面仍会十分的谨慎,不会批量的买料
加工,库存供应量的放大将受到限制。
    从终端市场的需求来看,为了防患经济过热,未雨绸缪通货膨胀,国家前期所实施的经济
刺激政策将在下半年陆续退出。所以汽车等制品消费领域的需求强度将继续减弱,对钼制品产
品的需求量将有明显的下降。另外,下半年是制品市场的传统淡季,高温天气以及其他因素的
存在将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因此制品市场的需求支撑因素相对匮乏。
 
    3.3政策因素
 
    尽管2010年上半年期间我国政府没有针对制品市场出台任何新政策,但是6月中下旬相关
部门却再次下发新的关税调整通知。具体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下发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
口退税的通知,其中包括取消锻轧钼条、杆、型材〔8102950000 〕和其他钼制品
( 8102990000 )等商品的出口退税,自2010年7月15日起该通知内容正是生效。
 
    此消息一出,无疑使制品出口市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对于其市场运行也将产生深远的影
响。 首先,已锻轧钼和其他钼制品产品5%的出口退税被取消也就意味着其出口成本必然在现
行基础上提高大约5%。面对日后出口成本提高的压力,出口企业可能选择在该通知内容正式生
效(即2010年7月15日)之前,将大量的出口产品提前存放在国外的仓库之中,因此在此过程
中我国上述两种钼制品出口产品的出口量有望激增。
 
    其次,由于出口成本增加,我国出口企业很有可能将成本的增加转移到产品售价中来,因
此已锻轧钼和其他钼制品出口产品将存在5%的上涨空间,国外生产企业在看到我国出口价格上
涨的前提下也会陆续小幅抬高报价或者捂货不出,导致国内外市场价格全线上涨。
    虽然随着已锻轧钼和其他钼制品出口退税的取消,其出口优势将渐渐消退,而在目前所有
出口产品仅钼丝产品还享有5%的出口退税,但是考虑到从2010年6月17日开始欧盟委员会对我
国钼丝(含钼量≥99.95%)征收64.3%的最终反倾销关税的因素,所以其出口市场也将再度受
限。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下半年制品市场的运行状况是颇为严峻的,市场不仅面临着内销市场需求偏弱
的限制,而且还面临着外销市场出口成本增加的压力。企业在下半年的市场操作过程中仍需保
持谨慎,不可对市场掉以轻心。业内专家建议,下半年在原料市场行情回落的之时,制品企业
不妨择机进行低价补仓,但是对于采购总量要进行控制,不宜储备过多的原料库存,以防风险
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