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美国phelps dodge公司的钼产量从去年同期的1720万磅下降到1650万磅,智利的codelco公司的一季度钼产量是6300吨,比去年同期的6600吨下降了5%左右。此外,蓝珍珠公司在5月份发布消息,其下属的汤普森克里克矿山二季度产量会比一季度减少,一季度该公司生产了543万磅钼,二季度该矿山的生产将用储备的品位较低的钼矿石生产。虽然上半年期间也有一些矿山增产,但是都是一些小型矿山,且增产幅度不大。 从国内钼矿供应来看,一方面葫芦岛钼矿山在上半年期间始终未能全面复产,栾川、青田、洛南等钼矿主产区也多是随产随销,一般都不会做过多库存,所以原料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勉强维持平衡,但是一旦面临矿山整顿,检查或修路等客观事件时供应就会显得紧张,市场需求特别紧张的时期,往往都会出现原料供应紧张的现象。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料数量削减了一半。根据海关统计数字,07年上半年我国钼精矿的进口量只有6390.829吨(6月份为估测值),同比下降约50%,06年上半年我国钼精矿进口总量是12791.71吨(见下面的对比图)。另据统计,0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氧化钼的总量是1342.279吨(6月份为估测值),06年下半年的氧化钼进口量是2481.191吨,因此下降数量大概也是以前的一半。 以上情况皆对上半年的国内原料供应造成了隐患,在市场原料需求旺盛时期,造成了原料供应频频告急,促进了上半年国内外钼市场的小幅提升甚至于于掀起5月份的上涨小高潮。 图6(07年6月份钼精矿进口量为估测值) 第二、 宏观政策调整频出牵动钼市场神经 2007年上半年,为了调整贸易出口顺差以及限制包括钼在内的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我国关于钼行业的宏观调整政策频频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牵引着包括国内外的钼行业人士的神经,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大。 (1)上半年钼产品征税变化频繁 (2) 上半年钼产品出口关卡重重 2007年上半年,中国政府除了加征钼产品出口征税外,在这半年期间还对钼产品进行了具体化,即具体到了出口厂家的资格,出口产品的种类和出口数量,可谓关卡重重。 首先是2007年3月初,市场开始传出国家即将出台出口许可证和配额政策的消息。 (3) 我国政策变化加剧国际钼市场供需矛盾 不得不承认如上列举的政策调整的确令人眩目,但是正是这些政策上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上半年的国内、国际钼市场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出口许可证及配额制度。由于该政策并不是在短期内明确推出,增加了市场的迷离性,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求及交易。对于国内出口商而言,由于政策不明朗及流程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成出口商不能正常出口产品或不敢对外报价。对国外消费商而言,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担心出口配额减少,在4、5月份大量采购备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段时间国际钼价走高。 第三、季节性因素驱使上半年国内外钼市行情向好 之所以把季节性因素特别的提出来,是因为综合国内外人文风情,上半年各种重大节假日较多,各种政策又多在上半年提出,因此对钼市场的影响力也很大。 07年上半年的行情没有如预期般的出现下降,除了上述原因外,季节性的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前面的图表观察,无论是05年还是06年,前半年基本都是持稳或上扬的,后半年是缓慢下调的。经过06年下半年的下滑,07年上半年的钼市场自然地进入了恢复和调整的角色。下面是季节性的因素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1月份国内外钼原料供应紧张,因为元旦假期过后大批需求进入市场,原材料成交活跃,价格不断上涨,这同时推动了下游钼产品的价格提升,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原材料的需求,造成了供应上的紧张。此外我国政府进入新年后立即发布政策,要求自 2月份历来就是特殊的月份,农历新年多在这个月,由于中国大陆、台湾及韩日等国家都对春节非常重视,因此春节假期较长,许多市场参与者也经常提前退出市场或推迟进场,这些都对2月份的国内、国际钼市场行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剧了供需矛盾。同时中国在这一月份也多重磅推出新的财经及税收等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3、4月份处于季度之交,这在时间概念上酝酿着新一轮需求的到来和新一波行情的开始,因此钼产品内外销价格一直得到了支撑。而四月份又面临五一劳动节假期之前的备货。市场可谓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紧接着就是五月份,5月份的钼市场多是4月份的延续,4月份国内外涨势旺盛,假期后原料供应紧张几乎成了这几年共有的特点,今年也没有例外。 至于6月份,是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分水岭,更是国家推陈出新的又一良机,上面已经提到,在 6月份关于配额的政策终于尘埃落定,而关于 四、2007年下半年钼市场分析预测 经过了对2007年上半年的钼市场行情的回顾及分析,大家会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下半年。这几年来,钼市场行情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其不同的特点,沉浮不定,很难把握,那么对于下半年而言,大体的趋势该会是什么样呢? (1)下半年钼市场供需要仍可持平 如果说要预测下半年钼市场走势首先要看下半年的钢市发展的话,那么同样在上半年经过政策变化洗礼的钢材市场也颇难预测。首先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对钢材市场的打压,限制钢材出口,遏制高耗能行业扩张,其次是以热轧为代表的钢材品种产能的不断扩张,钢厂没有降低钢材产量的打算;再有就是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依然强劲,对钢材存在着硬需求。三方的力量将主导下半年的钢材走势。但是客观地说,国家的宏观调控也不过是促进钢铁行业的良性发展,而需求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未来的钢铁趋势上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因此对钼铁等炉料的需求仍可持稳。 从国际钼市场的原料供应来看,下半年的钼矿山产量仍然是有增有减,其中一些大型矿山因为矿贫等因素继续表现出减产的迹象。而国内钼矿山,虽然产量丰富,产能在提高,但是逐渐走向理性操作的商家是不会贸然进行开采和生产的,综合来看,下半年的钼市场也不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供需仍可实现一定的平衡。 (2)下半年政策调控对钼市场的影响还会继续 今年一至五月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到857.2亿美元,我国5月份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3%。而有关专家预计,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外贸顺差向上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对于如何收窄巨额贸易顺差,资深人士指出,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削减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同时抓住能源方面和环境方面的政策,通过能源价格的提高、环境标准的提高来减少高能耗企业的出口,这是短期内要抑制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方向。 由此来看,下半年国家限制钼产品出口的“紧箍咒”仍不会放松,尤其是上半年已经推出了加征关税,出口许可证管理及配额管理制度。关于下半年的钼初级产品的配额,行业消息指示,包括钼铁和氧化钼的出口配额总量被限制在12825吨,而06年下半年的出口总量是24326.275吨,也即另外12000多吨的量被限制在国门之内,出口的大门似乎被关上了半扇。如果由此推断,那么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差可能会扩大,市场很可能产生大幅波动。因为这样势必造成我国钼产品出口不能保持正常的量,而国外对中国市场的钼需求又不太可能骤减,所以可以出口的钼产品价格就可能会大幅上扬,而大部分滞留国内的产品又会造成国内市场竞争力加大,价格承压下调。 (3)下半年的钼出口量可得到补充 根据上述分析,下半年的钼市场的前行似乎非常艰难,但是就目前来看,未来的大段时间内,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当然,这似乎要感谢那些“历史遗留问题”。首先是出口许可证的期限问题,其次是来料加工贸易手册问题,这些问题都可对下半年的出口量有一定补充。 关于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
另外虽然 关于来料加工贸易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