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钼化工和钼制品的出口量占全年出口总量的9%,2005年为13%,2006年为20%,2007年上半年为17%。
2005年是国际钼市场价格的历史最高点,内外销市场都一度呈现供销两旺的局面。一直徘徊在起跑线上的中国钼化工和制品出口行业在市场带动下终于突破了10%门槛。
进入2006年之后,国际钼市场的行情虽然不如05年上半年那样坚挺,但总体依然保持高位运行,已经打开销路的国内钼化工产品和钼制品得以进一步扩大销路,出口量比例接近20%。
不过,正当国内出口企业为市场的拓展而感到欣喜的同时,扩大的出口量已经触动了政府控制资源性产品外流的敏感神经。在06年下半年和07年上半年期间,政府针钼产品提出了降低退税、出口征税以及配额等一系列调整政策,化工产品和部分钼制品的外销关税均高达15%,刚刚走上轨道的外销之路瞬间又回到了起点。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上半年内,即使企业赶在征税和实施配额之前大量出货,化工和制品的出口比例也已经表现出回头的趋势,可见今后的外销市场局面更加不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