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不再审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日前,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看到的第一份材料就是区政府关于环保方面的文件。
在葫芦岛市连山区采访,记者没有看到昔日小冶炼厂、小水泥厂、小耐火材料厂生产的繁荣景象。如今,连山区全面淘汰钼冶炼企业反射炉焙烧钼精矿的钼铁生产线及用反射炉还原生产工艺,淘汰以煤为燃料的倒燃窑。
环境治理从口号到行动
钼铁矿开采和钼冶炼生产,可以说是连山区的主打产业。连山区拥有全国1/3的钼矿资源,多年来的粗放型开发生产,使污染已成为钼业企业的代名词。
“过去人工加料、加煤,进入生产现场戴几层口罩都不管用,脸像钼精涂过一样。这几年环境治理一年比一年严,现在企业正在改造传统的反射炉焙烧工艺,环境是越来越好了。”连山区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
“过去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有的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不达标也就‘一马二虎’地放过了。从今年开始,连山区委、区政府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坚持把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关,在控制新污染源产生的同时,还要求企业必须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对环境保护与治理,连山区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态度很明确。
按计划,到2010年,连山区二氧化硫年削减量要达到6554吨,削减率达39%;化学需氧量年削减2913吨,削减率达41%;烟粉尘年削减2700 吨,削减率达18%。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重点涉及冶炼、耐火材料及水泥等行业。目前,连山区已把"十一五"污染物排放限量指标分配到392户企业,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将被淘汰,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企业不整改将面临关闭。
刚性举措节能减排不再"走过场"
记者在葫芦岛东越金属有限公司看到,这个在钼行业出口居全国第二名的企业,投资2500万元,正在进行钼铁、氧化钼生产线技术改造。"过去传统的反射炉将全部拆除,建设4台回转窑,不但年钼铁生产量翻一番,而且下游产品也开发出来了,减排目标也实现了。"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话,让记者感到企业在环保投资上再也不"抠门儿"了。
“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这是记者在连山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语。把污染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在具体工作中,他们还提出: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新上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坚决不批;对毗邻居民区的传统工艺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坚决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环境敏感区内的项目坚决不批。今年,他们对两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给予了否定。同时,按照" 治旧挖新、监建并举"的原则,以台集屯、金星、虹螺岘、张相公屯等地为重点,计划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耐火材料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任务。如果企业在限期内不能改造完毕,政府将予以关闭。葫芦岛虹螺特种铁合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年底前必须将反射窑改造成回转窑并安装二氧化硫吸收装置。其余19家企业必须在2008年前改造完毕,否则,政府将予以关停。此外,区政府还将对5家小水泥厂实施关停。有了这一系列的环保治理举措,钼铁开采和冶炼区域将再现碧水蓝天。